船港建设是二战风云2中海军发展的核心环节,其布局直接影响资源获取、舰队补给及战略防御能力。优先选择具有天然屏障的地理位置,如岛屿或半岛区域,这类地形能有效降低敌方直接攻击的风险。同时需确保港口靠近关键航线或战略点,便于后期快速部署舰队。基础建设阶段需同步升级船坞、仓库和防御工事,初期资源有限时应集中发展钢和橡胶产能,避免资源分配失衡。
船坞等级决定建造速度与舰船种类,优先提升至能生产驱逐舰的水平。仓库容量直接影响资源储备上限,建议根据舰队规模动态扩容。油库和维修厂是维持舰队持续作战的关键设施,需与船坞保持合理距离以减少补给路径损耗。防御工事如海岸炮台和防波堤应环绕港口核心区域,形成多层防护体系。科技中心需持续研发海军相关技术,缩短建造周期并提升舰船属性。
通过占领地图上的石油点和金属矿点,建立稳定的资源供应链。交易所可调剂过剩物资,但需避免频繁交易导致溢价损耗。人力分配需预留造船所需额度,初期可通过加速水晶缩短关键建筑升级时间。任务奖励的钢和橡胶应优先投入船坞升级,形成资源投入与海军战力的良性循环。
舰队与船港的协同需注重实战适配性。战列舰和巡洋舰需配备专用泊位,避免与补给船混用导致效率下降。远洋补给线路需设置护航编队,防止运输船被敌方截获。港口防御应配置防空炮与反潜设备,应对多维度威胁。定期演练不同规模舰队的集结与补给流程,可显著提升战时响应速度。
通过雷达站扩展侦察范围,提前预判敌方海军动向。同盟港口间可建立资源共享协议,但需制定严格的权限管理规则。遭遇大规模进攻时,可临时启用空投补给策略维持舰队运作。船港布局最终需服务于整体战略目标,过度扩张可能削弱其他军事区域的发展潜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