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派兵典作为演武场的核心教学关卡,主要通过特定阵容搭配与站位教学来展示游戏的基础战术逻辑。该玩法共包含野兽篇、布阵篇、召唤篇、群雄篇、蜀国篇、护盾篇等七个篇章,每个篇章对应不同流派机制与通关要点。通关关键在于理解兵种特性、技能联动及站位优先级,而非单纯依赖武将强度。
野兽篇需选用孟获、马云禄、曹冲组成野兽流,孟获置于前排中间吸引火力,两名轻骑分列后排两侧突袭敌方弓手。布阵篇则需利用张辽的锐不可当技能强化同列单位,将盾兵前置抗伤,重骑破盾,轻骑伺机切入后排。召唤篇依赖黄巾流武将张梁、周仓、张角、袁术,前排需集中布置防止骑兵绕后。群雄篇是唯一需手动释放技能的关卡,需用袁术抗伤并搭配两名弓箭手与步兵,盾兵置于第二列掩护后排输出。
步兵与盾兵仅能部署于前两排,弓手与谋士限于后排,骑兵则可自由布局。轻骑与重骑擅长快速突破防线,但需避免被敌方控制技能打断冲锋节奏。盾兵的高防御特性适合承担伤害,而弓手需在安全位置持续输出。武将技能释放时机同样重要,例如群雄篇需在敌方蓄力时打断其技能,护盾篇则需利用铁卫流典韦与许褚的联动效果抵挡爆发伤害。
资源分配方面,优先提升核心武将的等级与关键技能,但需避免过度集中资源导致阵容失衡。野兽流与召唤流对低星武将兼容性较高,适合前期资源有限时使用;蜀国篇等阵营关卡则需严格按提示选择对应武将。战斗中需实时观察敌方阵型变化,例如当敌方后排输出集中时,应优先调度骑兵切入,而非盲目堆叠前排单位。
流派兵典的设计本质是战术教学,通关后需总结各流派的核心逻辑并灵活应用于主线推图与PVP。例如黄巾流的召唤物机制可延伸至副本开荒,而铁卫流的抗伤思路适用于竞技场防守阵容。后续挑战中,需结合军师计谋与武将技能的协同效果,如黄月英的拒马与箭塔可强化阵地战能力,周瑜的弓手增益则能提升爆发输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