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辨舰船类型和功能是新手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。舰船主要分为战斗舰和工程舰两大类,战斗舰又细分为护卫舰、驱逐舰、巡洋舰、战列巡洋舰和航空母舰等。每种舰船都有独特的定位和功能,理解这些差异是组建高效舰队的基础。战斗舰负责作战,工程舰则专注于资源采集,两者需合理分配比例以确保资源供给和战斗力平衡。
舰船的站位和攻击序列是分辨其作用的关键因素。站位分为前、中、后排,前排通常由装甲型舰船承担伤害,中排负责均衡输出,后排则是高火力单位。攻击序列决定了舰船优先攻击的目标类型,例如某些武器会优先攻击护卫舰或驱逐舰。通过查看舰船属性的攻城能力上方小图标,可以明确其站位。武器详情中的战斗序列揭示了攻击优先级,这是混编舰队时吸引火力的重要依据。
舰船的伤害类型和防御机制直接影响实战表现。伤害分为实弹和能量两种,实弹伤害受目标抵抗值减免,能量伤害则受护盾百分比抵消。单发伤害高的舰船对抗高护甲目标更有效,而能量武器则能稳定输出。防御方面需关注装甲系统的抵抗伤害和护盾值,前者针对实弹,后者针对能量攻击。支援型舰船如苔原级和卫士级携带维修无人机,能显著提升舰队持续作战能力。
舰船子型号的差异决定了战术多样性。同一舰船可能衍生出综合型、载机型、支援型、装甲型、攻城型等子型号,例如载机型可搭载战机或护航艇,支援型提供治疗,装甲型强化生存能力。新手应优先培养通用性强的子型号,如FG300装甲型护卫舰或枪骑兵驱逐舰,这些单位在前期资源有限时性价比最高。随着游戏进程,再逐步转向高 specialization 的子型号以适应不同战斗需求。
分辨舰船需结合移动速度和指挥值消耗。舰队整体速度由最慢单位决定,高速舰船适合包夹战术,低速舰船则需提前部署。指挥值限制要求合理搭配高、低消耗单位,例如用护卫舰作为炮灰保护高价值巡洋舰。通过蓝图强化和武器调校可进一步提升舰船性能,但需根据定位优先强化关键属性,如输出舰船侧重武器系统,工程舰则优先采集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