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排输出英雄的选择需要兼顾生存能力与爆发伤害,孙坚是典型代表。作为横排输出型武将,其技能附带概率减怒效果,能有效打乱敌方节奏,同时高暴击属性使其在升星后输出能力大幅提升。孙坚的专属战魂霸王横江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前排承伤时的反击能力,这种攻防一体的特性使其成为吴国前排核心输出。需孙坚的伤害主要依赖暴击属性,装备选择上应优先考虑暴击率和暴击强度加成的套装。
孙权虽然定位更偏向控制,但作为吴国君主同样具备可观的前排输出能力。其单体爆发技能附带眩晕效果,在PVP中能精准压制敌方核心武将。与纯输出型武将不同,孙权的价值在于控制与输出的平衡,七星后攻击力加成的团队增益使其战略价值超过单纯的数据输出。装备搭配建议以命中属性为主,确保控制效果的稳定性,同时通过战魂控制大师延长眩晕时间,间接提升输出效率。
太史慈在前排的输出表现较为特殊,其技能机制使其成为残局收割者。虽然基础攻击数值不高,但锁定残血目标的特性使其实际输出效率远超面板数据。作为吴国唯二的后排输出武将之一,当放置在前排时需要配合减伤类装备或战魂弥补生存短板。低星太史慈不建议作为主输出培养,其真正发力期在七星解锁完整属性之后,配合灼烧类武将可形成持续输出链。
吕蒙的残血收割能力使其在特定阵容中可承担前排输出职责。当与孙坚组成压血线+收割的战术体系时,吕蒙在前排的站位能更快触发锁定机制。战魂选择破军可最大化其收割效率,但需注意这种配置会显著降低生存能力,需要搭配大乔等治疗武将提供续航支持。吕蒙的输出特性决定其不适合作为常规前排输出使用,而是在特定战术体系中发挥爆发作用。
黄盖作为防守型武将,其输出能力常被忽视。苦肉计技能提供的不可击破状态使其能在前排稳定输出,虽然单次伤害不高,但持续作战中的累计输出可观。这种输出模式适合持久战阵容,配合陆逊的灼烧效果可形成叠加伤害。装备选择上应以防御属性为主,通过延长存活时间来提升总输出量,属于功能性前排输出的典型代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