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箭炮在二战风云2中作为远程火力支援的核心装备,其制导系统设计遵循了历史原型与游戏平衡性的结合。喀秋莎火箭炮作为典型代表,采用惯性制导原理,发射后依靠预设弹道飞行,不依赖实时指令修正。这种机制在游戏中表现为射程固定、落点散布可控,但无法中途调整目标。火箭炮的仇恨优先级设定为远程高于近战,因此部署时需要避免与敌方反坦克单位直接对射,否则会因机制克制遭受严重损失。
火箭炮的制导精度受地形与视野系统显著影响。游戏内炮兵单位仅能攻击视野范围内的目标,若目标处于阴影区域,即使射程足够也无法自动锁定。这要求玩家必须搭配侦察单位或前排坦克提供视野支持,否则火箭炮将处于被动状态。龙卷风防空火箭炮则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,对空中目标具备自动追踪能力,但需注意其拦截效率会因敌方轰炸机群数量而衰减。两种火箭炮的制导差异体现了游戏对陆空协同作战的战术设计。
弹药补给环节通过后勤系统实现自动化。非战斗状态下火箭炮会缓慢恢复弹药,但激烈对抗中需依赖补给技能或后勤部队支持。火箭炮对车辆单位的伤害倍率高达普通火炮的四倍,这种特性使其成为对抗装甲集群的首选。制导系统的冷却时间体现在射击间隔上,连续发射会导致精度暂时下降,需要通过策略卡或军官技能进行补偿。
实战中火箭炮的制导优势体现在超视距打击能力。其射程足以覆盖大多数陆地战场,并能对海岸线外的舰船实施跨地形打击。但系统限制在于移动后需重新校准,这导致快速转移阵地时存在火力真空期。玩家需权衡固定阵地的输出效率与机动部署的生存能力,通常建议在森林地形建立半永久性发射阵地以获取攻击加成。
保护机制是火箭炮制导系统的衍生设计。由于火箭炮极易成为敌方空军和突击部队的优先目标,系统会强制其在被近身时切换为自卫模式,制导精度大幅降低。合理的解决方案是用步兵或防空单位组成护卫圈,维持火箭炮的最佳输出距离。游戏通过这种设定强化了兵种配合的必要性,单独使用的火箭炮很难发挥理论上的火力优势。